12月13日下午,由浙江省华侨华人研究会、温州大学人文社科处主办,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温州大学)、温州大学华侨学院、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温州大学)基地承办,温州大学侨留联、浙江华侨网络学院协办的学术工作坊(第四十期)成功举行。本期学术工作坊邀请到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学士、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教授许南麟做了题为《虎皮、茶碗、绘画:东亚世界的贸易网络与丰臣秀吉感知朝鲜的渠道》的讲座。本期工作坊由温州大学华侨学院教授郑洁西主持,来自全校各院系的20余名师生参加。
许南麟教授指出,在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对朝鲜发动入侵决策的因素中,虎皮、茶碗与绘画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首先,在虎皮方面,对马岛大名宗义调在1586年和1587年多次向丰臣秀吉进献从朝鲜获取的虎皮、豹皮及其他礼品。丰臣秀吉因此错误地将进献虎皮当作朝鲜臣服的象征,他完全没有深入了解朝鲜的真实情况。实际上,在朝鲜文化中,虎被尊为山神,有着极为丰富的寓意,而丰臣秀吉却对这些文化内涵进行了曲解。其次,在茶碗领域,十六世纪末朝鲜的“高丽茶碗”凭借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在日本茶道界风靡一时。尽管这些茶碗大多通过非法途径进入日本,但在不同时段的茶会中,它们愈发受到宠爱,类别也变得极为繁多。当时的日本盛行茶碗象征权力的思潮,丰臣秀吉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认为朝鲜是容易获取珍贵茶碗的地方,从而萌生出掠夺朝鲜的念头。最后,在绘画层面,在出兵之前,丰臣秀吉观览了《神功皇后异国治缘起》画卷。传说中神功皇后征朝以及进贡中断等情节,在日本的历史沉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朝鲜附属于日本的观念。这一观念为日军的侵略行径提供了所谓的“依据”。从釜山浦要塞之战开始,日军一路逞凶肆虐。然而,丰臣秀吉基于这些物品所构建起来的对朝鲜的认知而驱动的军事行动,在现实的重重阻碍面前最终溃败。日军不得不撤回本土,丰臣秀吉的政权也随之崩塌。此次失败深刻地改写了东亚地区的政治历史格局,成为了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后续各国之间的关系与发展产生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
在交流环节,听讲师生积极提问,与许南麟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许南麟教授耐心地回答了每一个提问,整个交流环节在热烈而友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