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大学华侨学院侨特色调研活动为侨特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10月19日上午,在班主任苏颂老师的带领下,学院2025级研究生对世界温州人博物馆、世界温州人家园开展了调研学习。此次活动将课堂移至社会现场,是学院践行“实践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

世界温州人博物馆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市民中心,是中国首个聚焦温州人群体精神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以“弄潮儿——走向世界的温州人”为主题,通过“千年潮起”“百年潮涌”和“时代潮头”三大单元,系统展示了温州人这一群体从古代海上丝路先驱到改革开放弄潮儿的奋斗传奇。

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观摩珍贵的侨史文物、文献资料和影像记录,系统梳理了温州人“遍布世界、艰苦创业”的移民史和奋斗史。从百年前的“番邦客”到如今纵横全球的“华商网络”,一段段鲜活的历史,让同学们更为直观和深刻地理解了温州人“敢为人先、抱团发展”的华侨精神。

本次参观学习深化了同学们的理论认知,将课堂上学到的侨务理论与鲜活的侨史案例相结合,提升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大家被温州华侨敢闯敢拼、爱国爱乡的精神深深打动,激发了侨情认同,增强了文化自信与专业情怀。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调研活动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增强了对侨务工作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大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此类走出校园、贴近社会的学习机会。
学生感悟
蔡承胜:作为华侨学院的学生,我们以前或许更多是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带着些许抽离感去学习侨务知识。但这一次参观,看到那些奋斗的故事、捐资建校的义举、回报桑梓的深情扑面而来时,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忽然意识到,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是千千万万温州人用血与汗写就的史诗。我们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这条绵延不绝的侨脉的继承者与守护者。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起来,但前行的方向,也前所未有地清晰。
李洁:今日参观温州人博物馆,我对那“四千精神”有了更深的感触。在博物馆中看到无数奋斗的温州人案例,我发现“四千精神”它背后所承载的,不仅是海外温州人闯荡世界的青春与汗水,更是当前温州人砥砺奋斗的精神动力。无论是早年出国奋斗,或是温州敢为人先开办全国第一家民营企业,这一个个鲜明案例,都渗透着“四千精神”。它最终沉淀下的,已不仅是商业成功的范本,更是一种代代相传、关于奋斗与奉献的生命态度。
胡露意:此次参观世界温州人博物馆,深刻感受到温州精神的磅礴力量。那些老旧的护照、泛黄的照片,无声讲述着无数温州人从温州走向世界的奋斗足迹。他们白手起家,将“敢为人先”刻进基因——纽扣、打火机、皮鞋,小商品闯出大市场。这份走遍天下、根在桑梓的家国情怀,不仅深化了我的认知,更让我倍感自豪与责任。
杜艳玲:通过参观世界温州人博物馆,从“千年潮起”到“百年潮涌”再到“时代潮头”,我不仅领略了温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更看到了自古以来走向世界的温州人身影。馆中陈列让我认识到古代温州人走向世界的先驱,从南宋的周伫到元代的周达观;感受到近代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抱团取暖、建立侨团的生存智慧,以及在祖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赤子之心;也目睹了近现代以来各界温州籍名人为国家进步所付出的努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温州人更是团结一心、顺应时势,开创出诸如中国第一家民营包机公司、中国第一座跨海大堤等多个“第一”。整场参观下来,我不仅对温州这片热土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对这片土地所孕育出的人心生由衷的敬佩。即便散居世界各地,他们依然心系故土、同心同行,共同铸就了独特的温州人精神。正是温州人“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成就了今天声名远扬的温州,也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与发扬。
张昕妍:进入温州人博物馆,我首先看到了遍布世界、数量庞大的温州侨团分布图,这让我直观感受到了温州人的商业足迹遍布世界。但经过详细参观后,我认识到在经济成就的强光之下,有诸多温州人的珍贵价值也在熠熠生辉。在古代,永嘉禅学、永嘉学派、永嘉杂剧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近代,也有《中国教育史》著述第一人黄绍箕、倡办新式学校300余所的孙诒让、为家乡公益一掷千金的任岩松等先贤,他们的贡献遍布教育、学术、公益等多个领域,同样意义深厚。经过此次参观,我真切认识到,温州人的价值从不止于经济贡献,他们对文化传承的坚守、对家国的赤诚、对跨文化沟通的担当,同样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与铭记。
图文丨蔡承胜
编辑丨王少拳
初审丨林克凡
复审丨王盼盼
终审丨王 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