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大学

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温州大学华侨学院侨特色调研系列之丽岙五社村

发表时间:2025-05-09 浏览量:[]次

温州大学华侨学院侨特色调研活动为侨特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学期,在学院相关教师的带领下,2024级研究生对温州侨乡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4月,研究生团队走进丽岙五社村,围绕村级侨联作用与乡村振兴主题,对金永勇书记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对五社村进行实地调研。

参观侨村,感受文化融合

五社村由原梓上村、路溪村、后东村、梓河村、上胜村五村合并而成,这个“五村合一”的融合新村,有着依山傍水、环境清幽的自然风貌,更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五社村党总支书记金永勇热情迎接了调研团队,并且与学生和老师们进行了深度交流。“我们村是一个侨村,最大的特色在于欧洲时尚文化与瓯越乡村文化的相互融合。我们借助这种“瓯欧文华”特色,盘活村里现有资源和闲置资源,致力于打造一个时尚与传统交融的未来乡村。”金书记介绍道。同时他也向调研团队分享了“村务全球通”的理念,即带动华侨、社会人士等一同参与乡村治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54376

咖啡议事,共话乡村未来

五社村具有底蕴浓厚的“侨文化”,咖啡同样是村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咖啡议事是五社村开创出的一种全新基层治理新模式。他把五社村居民中心附近的一座别墅式小楼改建成了西餐厅,邀请村民们喝咖啡,聊问题。“村民来到这里,先上一杯咖啡或茶,听着舒缓的音乐,像朋友一样坐下来聊聊天,一下子就放松了。”金书记说,咖啡更像是一种媒介,拉近了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的距离。

调研团队也在这里体验了一次“咖啡议事”,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咖啡加瓜子”的神奇组合,深入交流五社村侨乡发展的看法与见解,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

此次五社村侨乡调研活动,为温州大学华侨学院的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研究侨乡文化与社会变迁。通过实地走访、参观交流与访谈调研,团队成员们不仅拓宽了学术研究的视野,同时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相信这次调研之行所收获的宝贵资料与深刻体会,定将成为同学们日后学习与研究道路上的一笔重要财富,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为传承和弘扬侨乡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感悟:

张琳越同学:在与金书记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他身上朴实无华的品质,使其看到了基层工作者对村民的责任和对工作的热忱。同时,金书记所提出的“瓯欧文化”、“村务全球通”、“咖啡议事”等基层议事和治理理念,不仅为村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与参与感,兼具创新性和启发性,使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基层村务开展需要因地制宜、脚踏实地,同时也对五社村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王少拳同学:踏入侨乡五社村,蓬勃的发展活力扑面而来。整洁的村道、绿树成荫的文化广场上洋溢着村民的欢声笑语。在党建引领与村民齐心共建下,五社村实现了美丽蜕变。金书记扎根乡土十余载,始终坚持将党的新思想转化为乡村建设实践,他积极组织党员学习交流,深入解读政策内涵,并巧妙地将其融入到村庄发展规划中。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凝心聚力谋发展,无论是改善基础设施,还是发展特色产业,大家都干劲十足,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此次调研让我深受启发,学术研究正如五社村的发展历程,需要如金书记般坚守初心与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紧跟学术前沿。同时,更需借鉴村民 “众人拾柴” 的协作智慧,在学术探索中,凝聚团队力量攻克学术难题,通过不同学者间的思想碰撞、资源共享,推动学术研究不断迈向新高度。

文字丨张琳越

编辑丨熊江红

初审丨林克凡

复审丨王盼盼

终审丨王 祎

学院概况 | 学院动态 | 研究生教育 | 华文教育 | 涉侨研究 | 侨务干部培训 | 党务专题 | 联系我们 |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南校区行政楼1112 电话:0577-86591671

版权所有 浙ICP备07006821号-1 ©温州大学华侨学院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二维码